搜尋名流書房

2010/03/22

台灣藝文運動史素材

莊金國著《台灣流動見證》序

讀完莊金國《台灣流動見證》一書的打樣,深切體會「今天的新聞,明天的歷史」這句話的涵意。這些文章都是作者擔任《新台灣》新聞周刊南部特派記者所寫的報導,偏向藝文界的資訊,這正是作者的專業領域,他本身便是一位相當資深的詩人。

這些現時現地的報導,是第一手資料,又是作者以記者的身分目擊的證言,翔實可靠。由於作者的詩學素養,在報導藝文活動時,不會只有平鋪直敘的事實陳述,還會加以適當的分析,甚至進行評論。這種夾敘夾議的書寫風格,有時更傾向評論文,而非僅僅敘事文而已。

由於作者對藝文生態瞭若指掌,與許多活躍人士熟悉,甚至多有私交。因此,報導能夠深入,還能透視所報導人物的內心世界,及其努力走過的成長歷程。這樣的知心交融,使得作者的報導文字親切動人,又能歷久彌新,不但是很好的備忘錄,查索時引人回到歷史現場。

純粹新聞報導,事件過了,不免成為明日黃花;但莊金國的藝文報導集輯成冊,讀來仍然興會淋漓,保存了寶貴的當代藝文活動資料,成為最值得珍視的史料。而這些活動為一般報紙媒體所忽視,因為不重視藝文活動,就吝於讓出一點篇幅,這是使人感到台灣報紙缺乏文化氣質的原因。

至於文學雜誌似乎只專注於發表文學作品,對活動疏於報導,或許認為活動不屬於創作領域,然而報導文學不正是散文類中的一支嗎?或許一般會把報導文學界定在以文學書寫手段報導庶民生活,可是藝文人士不正是庶民階級嗎?難道是貴族?

有趣的是,莊金國的《台灣流動見證》似乎正好夾在報紙與文學雜誌之間、報導與評論之間的真空地帶,而這個真空似乎也是文學或藝術運動史的真空。因此,《台灣流動見證》的文章起先可以當做報導閱讀,接著做為評論文字欣賞,最後就成為史料保存了。我認為這是本書出版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