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名流書房

2010/12/01

《台灣廟會工藝與戲劇﹝圖解版﹞》推薦序

廟會是台灣民俗文化精華的場景,做醮、謝神、扮戲,拜拜,列為民間家家戶戶大事。日治時代末期,為改變台灣習俗,徹底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台灣人「過台灣年、拜台灣神」,使得台灣社會毫無生趣。戰後國民政府也曾經想要禁止台灣民俗活動,因有民主制度的選舉辦法,民意表達管道暢通,幸免被戢止,但後來也連累歌仔戲、台語歌曲、布袋戲等等台灣民俗精華,受到限制在電視上演出的公平機會,卒賴民間活力終能突破禁忌。

鄉村長大的孩子,廟會永遠是終生難忘的記憶,像是生命的臍帶。扮戲時的戲棚埔是孩童最留連忘返的場所,不止有戲台演出,有時還有「雙棚攪」的拚戲,鬧熱滾滾。其實不單單是露天的扮戲場地,還是各路人馬聞風而至湊熱鬧的市集,賣衫賣布、賣玩偶物、賣小食,還有喝拳賣膏藥,在在引起大人小孩的興趣。無論看戲的、賣雜細的,都會盡早佔到有利位置,而有「戲棚下企久的,得」的諺語。

我小時候在淡水中寮庄下長大,李家曾主導倡議「大道公」九庄頭輪值奉祀,每逢九年一輪的佛公落馬、迄翌年起馬,一年坐鎮護佑期間,全庄頭當做大事在辦,每月初二、十六家家戶戶要犒軍,博到爐主的頭兄,把佛公請到家裡奉祀,早晚燒香參拜,還要發落每月請戲班扮戲的任務,雖然負擔較重,但視為佛公特別照顧,莫不盡心盡力。

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鄉下小孩看熱鬧已夠刻骨銘心,終生難忘,而只有像郭麗娟女士這樣認真的內行人,才能給讀者指出門道。《台灣廟會工藝與戲劇﹝圖解版﹞》確實把台灣廟會的精隨和知識,介紹得活靈活現,著者從小的廟會經驗記憶猶新,加上勤於田野調查,接觸到台灣民間藝師,進行寶貴訪談記錄,保存逐漸消失中的精采史料。

著者郭麗娟女士對台灣民間藝術用心很深,從戲劇、歌謠、民俗,甚至被誤為難以理解以致多數人望而卻步的現代詩,她也耗費不少功夫採訪、報導,率皆圖文並茂,相當深入,很受矚目。她的準備工作非常踏實而充分,文章的布局和材料的剪裁,相當用心,細膩的讀者自然容易發覺著者下筆時,胸中已布好神機廟算,讀來自是趣味昂然。

以著者神機廟算的文采,來描寫台灣廟會之美,自然會寫得神氣活現,神采飛揚,確是順理成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