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名流書房

2008/11/19

詩的認識論

陳龍廷教授以〈詩的觀點與詮釋〉為題「論杜潘芳格對認識論的顛覆」,提到運用法國語言學家班維尼斯特(Emile Benveniste)的符號學概念,討論詩的詮釋問題,論述清晰。

詩的完成包含詩人的創作過程和讀者/評論者的閱讀過程。雖然是一体的兩面,卻有不同、甚至相反的面向。創作過程是詩人的給入(input),而閱讀過程是讀者的給岀(output)。給入是開放式的演繹法,詩人觀察物象,透過聯想塑造一個詩的開放空間,是從確定性的知識/知性,衍生出具不確定性的信念/感性,物象透過語言的多/岐義性,發散意義,產生隱喻和/或象徵的效果。因此,詩會有多層面的明義(denotation)和暗示(connotation)。

給岀恰恰相反,是封閉式的歸納法,尤其是評論者想要從詩作/文本尋求合用的脈絡,理岀一個頭緒,就要從詩中蘊含的不確定信念,重組岀確定性的知識,嘗試收斂意義加以固定。所以,閱讀
過程和創作過程背道而馳。

閱讀雖然是創作的逆向,但不是回到原點,大部份是背離。詩人創作的文本,成為讀者的素材,所閱讀的是詩的內含,而不是詩人的含義。如果再加以微分來看,創作過程是詩人創意的給入,到文本的給岀,表達上從確定性的知識到不確定性的信念,不是對等關係,而是函數關係;而閱讀過程從文本的給入,到讀者接收的給岀,理解上從不確定性的信念轉回到確定性的知識,也是函數關係。

由此可見,文本的閱讀不必然牽涉到詩人的意圖,或甚至要尊守或顧慮詩人的原意,因為函數中的獨立變量,會衍發許多不同的應變量。只要閱讀者能自圓其說,意義俱足,即可完成閱讀過程。詩無定規,詩的詮釋亦無定規,與閱讀者的許多參數有關,包括經驗、理解、体會,甚至讀者的意圖。

陳龍廷教授文中首先以〈蜥蜴〉一詩為例,摘述詩選賞析者陳義芝教授的詮釋,以及吳達芸教授訪問詩人杜潘芳格的自述記錄,其間區別,實際上無是非問題,而是觀點問題。當然,作者的意圖是閱讀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不是唯一的依據,或是絕對性的憑藉。

本人曾經在民眾日報(2000 年 5 月 25 日)發表過一篇〈物性、人性、神性——釋杜潘芳格的詩〈蜥蜴〉〉,就文本的表現,分析「詩的三個段落,轉折跳躍快速,視線鏡頭從外向內,到從內向內、而從內向外,急速轉移,物象的本質也從物性到人性,而進展到神性。在詩想的發展上,表現手段在水平方向轉換角度,而精神內涵則在垂直方向層層上升。」這是我的觀點和詮釋。

陳教授文中一再提到「曖昧性」,如果是指詩的 ambiguity,以「多義性」或「岐義性」指謂較妥。上述旨在闡明「多義性」是詩的特質。「曖昧性」一辭本身相當「曖昧」,似乎暗示意義之含混不確定性,然而在「多義性」裡的意義是相當確定的。

至於論文中「論杜潘芳格對認識論的顛覆」述語似有未妥。按照《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定義,認識論(epistemology)是「對知識本質及其確實程度的研究。因此,認識論研究者就是要考察知識的確定性和概然性的程度,考察具有確定性的知識(和?)不具確定性的信念之區別。」

因此,詩或許有認識論的運用(如上述),但不知如何顛覆?論文中其實也未申論杜潘芳格對認識論的認識和運用,更遑論其對認識論的顛覆,頂多在結論中提到「而解開謎語的過程,確實經常要跳脫一般人所習以為常的認識論,才能夠掌握其詩句的精妙。」此處所稱「認識論」只是通常所說的「認知」而已。

然則,據此,或許應該說,讀者的解讀,才是對杜潘芳格詩中認識論的顛覆吧。


附註:
陳龍廷教授在此論文中提到:「詩人林亨泰曾說過,他們受過日本
教育的那一代人,對詩的看法,特別注意到認識論的顛覆,甚至切入人生、死亡的問題。」此話轉引自陳謙文〈悲情之繭〉(《文學台灣》7 期 1993.07.05)。經查林亨泰原文〈現代主義與台灣現代詩〉(《林亨泰全集》Ⅴ:141)指稱「1950—60 年代的台灣現代派運動,不難發現其最大企圖乃是在於認識論上的顛覆⋯⋯。」原文「認識論上的顛覆」,被轉述為「認識論的顛覆」,再轉為「對認識論的顛覆」,真是一字之謬,不知差之幾里?


2008/11/15

自由廣場

(台語)

孩子 下課要趕快轉來
媽媽 我哪有法度安心轉來

孩子 天寒囉,不可吹風感冒著
媽媽 台灣現狀不是更較給人感冒

孩子 身体要緊,讀書要緊
媽媽 我感覺關懷社會更較要緊

孩子 聽我的話就勿會不著
媽媽 但是我內心追求自由價值的呼聲更較大

孩子 你等的自由還無夠是否
媽媽 沒有自由,就沒有人權,沒有公平正義

孩子 追求自由也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
媽媽 每一個人的責任合起來,就是台灣的靠山

孩子 你還是一定要去自由廣場靜坐是否
媽媽 我等要用無聲的聲音在廣場開出自由的花蕊


自由廣場
(華語)

孩子 下課要趕快回家
媽媽 我怎麼能安心回家

孩子 天涼了,不要吹風感冒
媽媽 台灣現狀不是更使人心寒嗎

孩子 身体重要,讀書重要
媽媽 我感到關懷社會更重要

孩子 聽我的話不會錯
媽媽 可是我內心追求自由價值的呼聲更大

孩子 你們的自由還不夠嗎
媽媽 沒有自由,就沒有人權,沒有公平正義

孩子 追求自由又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
媽媽 每一個人責任的總和,就是台灣的憑藉

孩子 你一定還要去自由廣場靜坐嗎
媽媽 我們要以沈默的聲音在廣場開放自由之花



2008.11.15
#1701

2008/11/14

異類的作品

     –《非日記》序


陳秀珍的《非日記》是一部異類的作品!

說它異類,是因為不能以正統的文學類別加以歸類。形式上應屬日記体裁的非虛擬文學,實際上文体卻兼糅抒情文、遊記、詩、童話、格言等,而整体看來,又是一部小說的格局,形成一部成長小說,描寫小朋友名非成長中的故事。故事本身虛擬成份少,記事成份多。小說中除主角外,還有二位人物,媽媽和老師,常常在記事和論述裡透露教育方式的本質。

本書以實筆書寫,記事成份頗為傳神,但童言童語,又感覺有些虛擬成份,似真似假。孩童心靈真摯,眼中所見是直覺的世界,與成人存在的社會有差距。成人習於現實,以為孩童不瞭解真相,然而小孩觀察到的物象,不帶功利性,反而更真實,那是比較接近詩的情境。

主角名非活動性較強,有過動傾向,行動和思考不照成人要求的常規,因而心思敏捷,常有異想天開的想像和思惟,心智比較早熟。作者在教育上特別用心,以媽媽的身份陪著小孩成長,盡量以啟發方式,甚至放任小孩的自由思考,不橫加限制。

這部書就是作者和小孩一起成長的故事,斷斷續續記錄小孩從幼稚園中班到國小一年級(大致四歲到六歲)的行誼,不一定逐日記載,所以不是流水帳式的日記,有記載必有趣事。作者自己力求返璞歸真,和小孩同處在似虛擬卻是真實的心靈世界,從童稚真誠的言談中,感受真善美的詩性空間,記錄下小孩的幽默、童趣,卻顯示社會最令人感動的生活斷片,和不虛假的思惟模式。

這種特殊体質和性格的小孩,很難按照常態教養,小孩將來能否發揮其異於常人的創意,端視父母的理解和撫育態度。若個性能獲得充分發展,可能成為異類的人才;反之,如果過早以習見加以規制,或許會成庸碌之輩。作者教育之用心令人感動,本書是經驗實錄,非空泛之談,值得教育子女者的借鏡。

作者是中文系科班出身,學生時代即屢獲古典詩競賽大獎,畢業後曾任報紙專任編輯,後又進修現代詩欣賞和創作課程,詩作甚獲教師讚賞,大量發表於《淡水牛津文藝》,以及《文學台灣》、《台灣新文藝》和《中外文學》,曾集成《林弦詩集》一冊,尚未出版。

作者的學習、創作和職場經驗,使她對文字的掌握和運用得心應手,既不同於習用語法,又不以炫奇誇耀為能事,在平實中處處閃現語言技巧,不但讀來有趣、順暢,且頗富啟發性。在欣賞文學品味之餘,復得教育子女的實際生活觀摩經驗,相得益彰。

本書行文頗多機鋒,或顯或隱,不事造作。以書名《非日記》為例,既據實表示是名非的日記,又暗示並非單純的日記,只是以日記体裁為文類形式表現。日記應屬小品文,絕對是非虛擬性散文範疇,但本書在文學表現上卻頗多虛擬性潤筆方式的描寫,既具詩的質素,又有小說的架構。

陳秀珍的《非日記》真是一部異類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