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名流書房

2010/12/09

《聽不到彼此》序

陳明克的抒情詩,從詩集《天使之舞》(2001年)到《暗夜》(2005年),帶有相當私密的內向性,我借用他詩裡幾個表層的關鍵語,解讀詩人潛意識底層的隱喻,那是我極少以語言學策略導讀詩的嘗試。

五年來,陳明克持續創作不輟,集成《聽不到彼此》詩集一冊,近百首,頗有可觀。我試圖別出蹊徑進行不同面向的解碼,想探觸物理學家在詩題材、語言、意象、表現等層次上的特徵,卻發現我的分析、歸納能力已不聽使喚。目前或許暫時只能認定,陳明克從事詩的創作,是在感性生活領域內隱定發展,與他的學術、授業專業活動的理性素養,似乎是雙線平行延伸。

但《聽不到彼此》詩集中,我發現陳明克的詩開始在起化學變化,逐漸呈現明朗的新趨向:其一是在表現方法上,陳明克詩作中常有敘事性的布局,但往往是空間性優越於時間性,而今有偏向時間性發展的傾向,尤其是在比較長詩的結構裡;其二是在意象的經營上,則正好反其道而行,就抒情意味的烘托,特別往空間性挪移,更顯著的是在陳明克詩作中以往較罕見的短詩內涵。

這是相當有趣的現象,長詩力求時間性綿延,短詩講究空間性飽滿,這是理所當然,而陳明克在創作歷程中採同時往兩極方向探索,不論是自然發展或刻意追求,可預見詩人的歷時性和共時性兩座標,同時在擴展中,是否會形成新的宇宙物理,確是值得期待。

至於陳明克詩作題材一向廣泛,平日生活素材幾乎俯拾皆是,不一而足。語言的運用仍然是陳明克一貫的個性,溫柔敦厚,低調緩和,一如其人。長詩的語言張力慢慢在放鬆,而短詩則更加濃縮收歛,應該是配合時間性與空間性不同導向的運作,可謂是對應性的適當配置。

在《聽不到彼此》詩集準備出版之前,有幸先讀為快,謹綴數語,表達一些心得,並申賀忱。

2010/12/01

《台灣廟會工藝與戲劇﹝圖解版﹞》推薦序

廟會是台灣民俗文化精華的場景,做醮、謝神、扮戲,拜拜,列為民間家家戶戶大事。日治時代末期,為改變台灣習俗,徹底推行皇民化運動,禁止台灣人「過台灣年、拜台灣神」,使得台灣社會毫無生趣。戰後國民政府也曾經想要禁止台灣民俗活動,因有民主制度的選舉辦法,民意表達管道暢通,幸免被戢止,但後來也連累歌仔戲、台語歌曲、布袋戲等等台灣民俗精華,受到限制在電視上演出的公平機會,卒賴民間活力終能突破禁忌。

鄉村長大的孩子,廟會永遠是終生難忘的記憶,像是生命的臍帶。扮戲時的戲棚埔是孩童最留連忘返的場所,不止有戲台演出,有時還有「雙棚攪」的拚戲,鬧熱滾滾。其實不單單是露天的扮戲場地,還是各路人馬聞風而至湊熱鬧的市集,賣衫賣布、賣玩偶物、賣小食,還有喝拳賣膏藥,在在引起大人小孩的興趣。無論看戲的、賣雜細的,都會盡早佔到有利位置,而有「戲棚下企久的,得」的諺語。

我小時候在淡水中寮庄下長大,李家曾主導倡議「大道公」九庄頭輪值奉祀,每逢九年一輪的佛公落馬、迄翌年起馬,一年坐鎮護佑期間,全庄頭當做大事在辦,每月初二、十六家家戶戶要犒軍,博到爐主的頭兄,把佛公請到家裡奉祀,早晚燒香參拜,還要發落每月請戲班扮戲的任務,雖然負擔較重,但視為佛公特別照顧,莫不盡心盡力。

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鄉下小孩看熱鬧已夠刻骨銘心,終生難忘,而只有像郭麗娟女士這樣認真的內行人,才能給讀者指出門道。《台灣廟會工藝與戲劇﹝圖解版﹞》確實把台灣廟會的精隨和知識,介紹得活靈活現,著者從小的廟會經驗記憶猶新,加上勤於田野調查,接觸到台灣民間藝師,進行寶貴訪談記錄,保存逐漸消失中的精采史料。

著者郭麗娟女士對台灣民間藝術用心很深,從戲劇、歌謠、民俗,甚至被誤為難以理解以致多數人望而卻步的現代詩,她也耗費不少功夫採訪、報導,率皆圖文並茂,相當深入,很受矚目。她的準備工作非常踏實而充分,文章的布局和材料的剪裁,相當用心,細膩的讀者自然容易發覺著者下筆時,胸中已布好神機廟算,讀來自是趣味昂然。

以著者神機廟算的文采,來描寫台灣廟會之美,自然會寫得神氣活現,神采飛揚,確是順理成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