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5

雪湖

(台語)

雪封鎖的天鵝湖
天鵝已經隱居詩內底
乾樹枝沒有水影
可自怨自嘆
我企在雪頂頭
展開雙手
喊叫春天轉來


日本北海道苫小牧市ウトナイ湖
image: Stephanie Lee


雪湖
(華語)

雪封的天鵝湖
天鵝已退隱詩裡
枯枝沒有水影
可自憐
我在雪地上
張開雙臂
呼喚春天回來



2012.12.25
#1735

2012/12/12

葛拉軾的文學

1. 葛拉軾故鄉
葛拉軾(Günter Grass)出生於但澤自由市(Danzig),今為格但斯克(Gdańsk),位在波蘭北方,波羅的海格但斯克灣南岸,莫拉瓦河出海口,成為重要的工商業和造船中心。1980年華勒沙(Lech Wałęsa)領導的團結工聯便是在此造船廠發動,終於結束波蘭共產黨政權、格但斯克近千年的歷史變遷如下:

        997~1308: Kingdom of Poland 波蘭王國
      1308~1454: Teutonic Order 條頓騎士團
      1454~1466: Thirteen Years' War 十三年戰爭
      1466~1569: Kingdom of Poland 波蘭王國
      1569~1793: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波蘭
                            —立陶宛國聯邦
      1793~1807: Prussia 普魯士
      1807~1814: Free City of Danzig 但澤自由市
      1815~1871: Prussia 普魯士
      1871~1918: German Empire 日耳曼帝國
      1918~1920: Weimar Germany 魏瑪共和國
      1920~1939: Free City of Danzig 但澤自由市
      1939~1945: Nazi Germany 納粹徳國
      1945~1952: Republic of Poland 波蘭共和國
      1952~1989: Polish People's Republic 波蘭人民共和國
      1989~       :Republic of Poland 波蘭共和國


2. 葛拉軾經歷
      1927  10月16日出生於但澤自由市,父親是徳國新教徒,母親是
                波蘭天主教徒,家裡開雜貨店。青年時期在但澤讀中學。
      1943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成為空軍助理(Luftwaffenhelfer)少年兵,
                隨即應召入伍。
      1944  志願調到潛水艦隊服役,未通過,被派遣到裝甲兵部隊,
                參加納粹黨衛軍。
      1945  因受傷被美軍俘擄。
      1946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獲釋,但澤被蘇聯佔領,劃歸波蘭,
                驅逐徳國人,無家可歸,只好流亡到西徳,從事多種行業。
      1947  在礦坑工作,受訓當墓石工,由此開始潛心於雕刻和繪畫。
      1948  進杜塞爾多夫(Düsseldorf)藝術學院,而後在柏林藝術大學,
                學習雕刻,兼當模特兒,並從事爵士樂演奏。
      1951  赴義大利旅行。
      1952  在法國短期居留。
      1953  遷居柏林。
      1955  因獲得南德國廣播電台詩競賽第三獎,開始在徳國最大詩刊
               《強調》(Akzente)發表詩。同年到西班牙旅行。
      1956  參加斯圖加特(Stuttgart)畫展,首度出版詩集。這一年遷居
                巴黎,手寫《白鐵皮鼓》。
      1957  參加柏林的雕刻及版畫展,劇本《洪水》上演。1959 年參加
                不來梅(Bremen)版畫展,再度前往波蘭。出版長篇小說
              《白鐵皮鼓》, 當月三刷,成為暢銷書,從此諷刺與怪誕性
                形成他的詩文風格特徵。詩劇《騎往回》和獨幕劇《還有十
                分鐘到達布法羅》陸續上演,葛拉軾一躍成為徳國現代文學
                的巨人。
      1960  詩集《三角軌道》獲徳國評論家協會文學獎。
      1961  出版中篇小說《猫與老鼠》。
      1962  獲法國「 最優秀外國文學獎」。
      1963  出版長篇小說《芻狗歲月》,完成但澤三部曲,確立在徳國
                文壇的位。入選藝術學院院士。
      1965  赴美旅行、接受肯雍學院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獲喬治.
                布希納(Georg-Büchner-Preis)
      1968  獲弗特納.泰奧徳霍易斯獎。首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
                候選人。
      1970  成為美國《時代周刊》(Time)封面人物。
      1972  為社會民主黨布蘭徳助選。
      1980 《鐵皮鼓》拍成電影,台灣譯成《拒絕成長的小子》,獲得
                奧斯卡佳外語片。為推展民主運動,在印度加爾各達居
                住六個月。
      1983  擔任柏林藝術學院院長四年。
      1989  在達姆城(Darmstadt)舉辦蝕刻、版畫、雕塑展。
      1993  獲選為英國皇家文藝學院(The 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榮譽院士
      1995  獲徳國筆會頒給赫爾曼.柯斯騰獎(Hermann-Kesten-Preis)
      1999  獲諾貝爾文學獎,獎詞曰:「葛拉軾趣味盎然的黑色寓言
                呈現被遺忘的歷史」。
      2000  不來梅市成立葛拉軾基金會,2006年起每兩年頒發一次信天
                (Albatross)文學獎,獎金四萬歐元。2012年以小說“Zeitoun”
                得獎的美國作家Dave Eggers 拒絕出席領獎。
      2002  呂貝克市(Lübeck)成立葛拉軾之家(Günter Grass-Haus)
                收藏和展示其繪畫、雕塑,並設有檔案室和圖書館。
      2012  在報紙上發表詩,批評徳國政府賣潛水艦給以色列,會毀滅
                伊朗人民,被以色列政府宣布為「不受歡迎人物」;又發表
                詩譴責歐盟處理希臘的歐債危機,是「歐洲之恥」。


3. 葛拉軾著作 (註 * 者有中譯本)
       Die Vorzüge der Windhühner(1956) 風信雞的長處(詩集)
       Die bösen Köche(1956) 惡廚師(戲劇)
       Hochwasser(1957) 洪水(二幕劇)
       Onkel, Onkel(1958) 叔叔,叔叔(四幕劇)
       Danziger Trilogie  但澤三部曲(小說)*
           - Die Blechtrommel(1959)(白)鐵皮鼓、錫鼓  *
           - Katz und Maus(1961)猫與老鼠、猫與鼠  *
           - Hundejahre(1963) 狗年月、芻狗歲月  *
       Berriten hin und züruck(1959) 騎往回(詩劇)
       Noch Zen Minuten bis Buffalo(1959) 還有十分鐘到達布法羅
           (獨幕劇)
       Gleisdreieck(1960) 三角軌道(詩集)
       Die Plebejer proben den Aufstand(1966) 平民試驗起義戲劇)
       Ausgefragt(1967) 盤問(詩集)
       Über das Selbstverständliche(1968) 自然而然(談話.論文.
            公開信.評論集)
       Briefe über die Grenze. Versuch eines Ost-West-Dialogs(1968) 
            論國界書簡——東西方對話試探(評論集)
       Örtlich betäubt(1969)局部麻醉(小說) *
       Davor(1970) 在此之前(戲劇) 改編自《局部麻醉》
       Theaterspiele(1970) 戲劇集
       Gesammelte Gedichte(1971) 詩全集
       Aus dem Tagebuch einer Schnecke(1972) 蝸牛日記
          (選戰實錄自賺小說 *
       Der Bürger und Seine Stimme(1974) 國民及其聲音(評論集)
       Denkzettel(1978) 思想傳單(1965~1976 年政治評論集)
       Der Butt (1977) 比目魚(小說)
       Das Treffen in Telgte(1979) 相聚在特爾格特(小說)*
       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1980) 
            頭生或徳國人要滅(小說) *
       Aufsätze zur Literature(1980) 論文學
       Zeichnungen und Texte 1954~1977(1982) 畫文集
       Widerstand lernen. Politische Gegenreden(1984) 學習反抗
         (1980~1983年政治演講集)
       Die Rättin(1986) 母鼠(科幻小說)
       Zunge zeigen(1988) 伸出舌頭(詩畫集) 
       Unkenrufe(1992) 鈴蟾的叫聲(小說) *
       Novemberland(1993) 十一月國土(詩集)*
       Essays und Reden(1993) 與烏托邦賽跑(雜文集) *
       Ein weites Feld(1995) 遼闊的原野(小說)
       Fundsachen für Nichtleser(1997) 給不讀詩的人(詩畫集) 
       Mein Jahrhundert(1999) 我的世紀(小說) *
       Im Krebsgang(2002) 蟹行(小說)
       Letzte Tänze(2003) 最後之舞(詩集)
       Beim Häuten der Zwiebel(2006) 剝洋葱(回憶錄第一部)*
       Dummer August(2007) 無聊的八月(詩集)
       Die Box(2008) 箱子(回憶錄第二部)
       Grimms Wörter(2010) 憤怒的語詞(回憶錄第三部)
       Eintagsfliegen(2012) 一日飛行(詩集)


4. 葛拉軾在台灣
       1.《葛拉士詩抄》,李魁賢譯,發表在《幼獅文藝》第186期,
            1969年6月,包含七首詩:〈致所有園藝家〉、〈兒歌〉、
          〈諾曼地〉、〈先知的生計〉、〈風信雞的優點〉、
          〈讃美歌〉、〈鞭子〉。
       2.《貓與老鼠》,李魁賢譯,發表在《文壇》第121期,1970 年
            7月,全文一次刊完。
       3.〈關於葛拉軾的小說〉,李魁賢撰,同《文壇》第121期。
       4.〈偉大的馬爾克〉,季陵撰,同《文壇》第121期。
       5.《貓與老鼠》單行本,李魁賢譯,文壇社,1970 年9月。
       6.《徳國現代詩選》,李魁賢譯,三民書局,1970年12月,
            包含七位徳國現代詩人:沙克絲、艾赫、侯篤生、柯洛婁、
            謝朗(策蘭)、巴哈曼、葛拉軾,每位詩人都有導言,
            包括簡介和短評。所選葛拉軾的詩即上述七首。
       7.《貓與老鼠》,李魁賢譯, ,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盜印本,
            1982年12月;另一版本,在封底註明「軍中版非賣品」。
       8.《頭生》,江福華譯,星光出版社,1987年5月。
       9.《鐵皮鼓》,胡其鼎譯,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1月,此為
            1990年1月上海譯文出版社版本的台灣版。
     10.《貓與老鼠》(李魁賢譯),附葛拉軾詩選34首,桂冠圖書
            公司,初版本, 橄欖黃色封面,1994年1月;再版本,藍色
            封面,2003年3月。
     11.《給不讀詩的人》(張善穎譯),2007年11月,原點出版社,
            配合台北市立美術館「一位文學家眼中的世界——鈞特.葛拉斯
            的詩與畫」特展(2007.11.28~2008.02.24)。
     12.《十一月國土》(李魁賢譯),發表在《創世紀》詩刊第155
            期,2008年6月,附印在《千禧年詩集》內,秀威資訊科技
            公司,2010年1月。

葛拉軾1999年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台灣對他的介紹非常有限,得獎消息宣布後,10月1日台灣各大報競相報導,但譯本仍少見,嗣後由於中國搶譯,中譯本大量出現,或出台灣版,或直接以簡體字版進口銷售。


5. 葛拉軾小說
「葛拉軾在怪誕文學的傳統內寫作,兼融幻想與現實、虛構的驚悚與喜劇元素做為修辭性策略,其設計在把讀者捲入質疑他所預設正常而真實的理念。⋯ 葛拉軾基本上是一位在自由開明人文主義傳統內的喜劇作家,對抗多元論的社會,受到存在主義的影響。」參見Michael Hollington 教授著《多元論社會的作家葛拉軾》(GÜNTER GRASS The Writer in a Pluralist Society, 1980)

5.1 簡述
《白鐵皮鼓》(1959)書中主角歐斯卡因謀殺一位護士,被關在精神病院內回憶往事。他三歲時,從樓梯跌到地下室,以致發育不全,成為「拒絕成長的小子」,他嗜敲白鐵皮鼓如命,不如意輒大哭大鬧。書中敘述徳國三十年間(1925~1955)發生的種種政治社會事件:納粹奪權、反猶太、救世軍崛起、徳國佔領但澤市、二次大戰爆發、大西洋圍堵、空襲、蘇聯軍隊入侵、集中營劫後餘生、戰後復員、黑市猖獗、犯罪、重訪戰時劇院,最後是難以忍受空虛的繁榮社會。

《猫與老鼠》(1961):小說背景在二次大戰中期,約1941年,書中主角馬爾克的故事,經由他的同學畢廉滋轉述,涉及戰時實況的描述。荒謬怪誕的是馬爾克的行徑,他沉默寡言,身體上的特徵是喉核(即書名上的「老鼠」),在脖子上老是掛著奇奇怪怪的裝飾:用鞋帶繫結的螺絲起子、聖母馬利亞的牌子和鍊條、開罐器、綵球、蝴蝶結、閃亮徽章和鈕釦,而他的野心是要獲得一枚鐵十字勳章,終於如願得償。故事在許多不同的情節裡穿插,馬爾克沉迷在進出戰後廢棄的破船,視為他獨有的祕窖,最為特殊。

《芻狗歲月》(1963):故事起源比前二者更早,追溯到1917年,其中涉及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賽條約、通貨膨脹、納粹崛起和滅亡、集中營裡的生活、共產黨的宣傳技術、甚至施陶芬貝格之企圖謀殺希特勒,情節曲折繁複。除了政治事件外,也描寫到許多社會現象,例如:尋人地址亂塗在中央車站的廁所牆壁上、在米蟲計畫下追求經濟振興、鬧鬼的餐廳等等。

《但澤三部曲》不但是葛拉軾的成名作,更是代表作,地點都在但澤,時間背景都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從納粹徳國,到戰後的西徳,三部作品並非延續性,而是互有重疊,人物也交插出現,但故事彼此獨立,不相牽涉,敘述策略都採取跳躍、穿插、倒敘等各種變化技巧,怪誕和荒謬的風格,始終是他的特色,也形同他的招牌和標竿。

《蝸牛日記》(1972):這是葛拉軾的自傳小說,就他為社會民主黨布蘭徳(Willie Brandt)競選的實際經驗編成小說,將但澤受迫害的猶太人苦悶歷史,與政治選戰實錄加以比附。「蝸牛」象徵和嘲諷社會進步的遲緩,並隱喻政治重建的神祕。葛拉軾對社會實際觀察,以想像的虛構事件,加以融合、編造成匪夷所思的故事,如真似幻,在作者的技巧下,小說已經擺脫傳統的小說概念和典型,也不是書名上的日記體材,似乎成為跨文類的新形式。

《比目魚》(1977):此書擺脫二次世界大戰的題材,書中描寫一尾口吐人言的比目魚,和漁夫的故事,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內容探討對婦女解放的看法,穿插詩、童話、神話、民間傳說,歷史與現實交相比附,這已構成葛拉軾文學的特質,比目魚明顯隱喻著偏見。評論者認為葛拉軾創造一個角色,兼具有智慧、敗徳、自嘲、好奇等性格,故事進行中,處處顯示幽默與怪誕的敘述。有些情節似從格林童話衍生。

《頭生》(1980):書中安排一對徳國教師夫婦1980年春天,到亞洲旅行,從上海起,沿途看到人口膨脹嚴重,而徳國卻一直在節育,突發奇想,徳國人是否有一天會滅種?葛拉軾在亞洲各國觀察、思考人口、教育、民主政治、經濟、貧窮、能源、環保等問題,可算是一部深度的遊記,藉用虛擬人物的視點進行評論。書名借用希臘智慧女神雅典娜從宙斯頭部誕生的神話,表示深印人腦裡似是而非的觀念。

《母鼠》(1986):書中敘述者想要一隻母鼠,果然接到一件聖誕禮物,包裝在籠裡的母鼠就放在聖誕樹下,從此這隻母鼠進入他的生活和思想中。在這部科幻小說裡,故事內有故事,而故事內的故事內又有故事, 夢幻與現實層層相因,互相糾結。書中描寫一群開放的女性在波羅的海研究船上,抱怨織針太吵。《白鐵皮鼓》書中主角歐斯卡再度出現,如今已然六十、禿頭、有攝護腺病,是一家影視大公司老闆,他的格言是:「我們正在創造未來!」而徳國童話作者格林兄弟當上西徳政府環保部長。母鼠一再介入敘述者夢幻與現實中,進行辯駁、干擾和威脅。書中插入許多詩篇,這是葛拉軾嘗試跨類寫作的表現。

《伸出舌頭》(1988):葛拉軾夫婦於1987~1988年在印度加爾各達居住約半年時間,這本書是他的見聞、觀察、思索成果,詩和畫互為運用,詩十二首以〈伸出舌頭〉為題,成為組詩,畫上題辭類似中國畫的習慣,也成為他後來水彩畫的風格,葛拉軾用粗獷畫筆描繪加爾各達所見日常社會場景,貧民窟四周垃圾堆積如山、老鼠在腳邊竄攢、烏鴉和禿鷲在頭頂上振翅飛翔、孩童折斷樹枝做柴薪、遊民家庭沿人行道佔地為床各睡各的。加爾各達佔多數的孟加拉人伸舌動作,表示愧疚,書名隱喻身為西方進步國家的人,對印度人民生活條件的愧疚。詩畫以外,另有長篇記敘文,也好像小說故事,佔了全書約一半篇幅。

《鈴蟾的叫聲》(1992):徳國退休教授回到但澤故鄉,結識波蘭女藝術家,結婚後,為使許多流落國外的鄉親,可落葉歸根,經營公墓,附設有養老院、豪華別墅、高爾夫球場,隨之業務興隆,引起波蘭政客不滿,宣傳徳國人回來佔領土地。這對夫婦頓感金錢引來麻煩,交出經營權,免除壓力,駕車前往拿不勒斯旅行,途中聽到不祥的鈴蟾叫聲,果然發生車禍,雙雙埋藏異國,未能長眠在自己規劃的公墓裡。

《我的世紀》(1999):葛拉軾紀在二十世紀末年出版此書,形同為前朝寫史,正好這一年讓他獲得寫作成就高峯的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世紀代言人角色更為突出。書中從1901年起每年選一件看似瑣碎的大事件,無論關於技術發展和科學發明、文化和運動成就、妄想症、衝突和謀殺、戰爭和災難,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敘事者,等於由一百篇短篇小說組合成一部歷史大敘述,展現二十世紀的輝煌和恐怖。

《蟹行》(2002):這部書幾乎是《但澤三部曲》的續集,以《但澤三部曲》中都出現過的杜拉為主角,描寫戰爭末期的空襲、逃亡、屠殺等大災難。杜拉在二戰結束前懷著身孕登上船艦,不料中了蘇聯的魚雷,幸而獲救,同時生下兒子。書中描寫三代人對這場海難的不同態度,第一代杜拉身歷其境,親受其害,絕口不提自己的經歷,卻寄望兒子可寫出來流傳後世。第二代保羅經幾十年的記者生涯後,才開始上網搜尋資料,第三代康拉徳是新納粹分子,在網路上認識親猶太少年戴維,引發一樁謀殺案。葛拉軾在此書中檢討,徳國人本身也受到希特勒的遺害不淺。「蟹行」隱喻社會的進化並非一往向前,而是像螃蟹忽左、忽右。

5.2 摘讀
⋯⋯而有一天,當馬爾克已經能夠游泳的時候,我們躺在板球場旁邊的草叢中。我本來應該去看牙醫師的,但他們不讓我去,因為我是打擊手,別人無法代替。我的牙齒在搗亂。一隻貓悠悠然斜刺橫過草地,沒有被人投擲東西。有幾個人或咬或拔草莖,貓是管理員養的,ㄧ身黑毛。容達軻用毛襪子在擦球棒。我的牙齒在原地踏步。比賽已經進行了兩個鐘頭。我們輸了很多,如今等待著雪恥。貓很年輕,但非小貓。球場上不時地成拉鋸戰攻進球門。我的牙齒一再重複著唯一的一句話。百米選手在跑道上練習起跑,極為緊張。貓在繞圈子。天空裡一架三引擎飛機嘈雜地翱翔著,但壓不倒我的牙痛聲。管理員的黑貓在草叢後面看到一件白色圍嘴。馬爾克睡著了。介於聯合公墓和工業大學之間的火葬場,順著東風冒煙。馬廉邦老師在吹哨子:兩隊換邊。貓在戲耍。馬爾克睡著了,或者假裝睡著了。我在他旁邊牙痛。貓邊戲耍邊走近來。馬爾克因為長大了,喉核隆起,始終運動著,有一個投影。管理員的黑貓,在我和馬爾克之間緊張跳躍著。我們組成三角形。我的牙齒靜下來了,不再踏步:因為馬爾克的喉核變成了貓眼中的老鼠。貓是這麼年輕,馬爾克的東西又這麼晃動不已——總之,貓躍向馬爾克的咽喉;或者是,我們中間有人逮住貓,放在馬爾克的脖子上;或者是我,好像沒有牙痛這麼一回事,抓著貓,向他指著馬爾克的老鼠:馬爾克大叫一聲,其實抓傷微不足道。
——《貓與老鼠》起頭第一段

這一次已不止是救世軍隊。裡面也有一些黨軍。但全部是褐色:不是夏季拖鞋的褐色;非胡桃褐色,妖婦褐色;非褐色的非洲;非摩擦過的樹皮,也不是家具,因年久而變褐;非中間褐色砂褐色;既非新褐煤,也不是用圓鍬挖出的老泥炭;非早餐的巧克力,非加乳脂的上午咖啡;那麼多牌子的香菸,也沒有那麼褐色;既非偽裝的小鹿褐色,也不是放假兩週曬成褐斑;並非秋天傾倒在調色板上的,像這種褐色;所有軟、硬泥巴的褐色,像黨軍褐色,救世軍褐色,所有褐色書的褐色,變褐色的房子,褐眼的褐色,夏娃的褐色,像這種制服的褐色,和卡其褐色大不相同,像從生瘡的屁股排泄在白瓷盤上的糞便的褐色,像豌豆和熱香腸造成的褐色;不,不,妳們溫柔的淺黑髮女郎,妖婦褐色胡桃褐色,算不上教母,當這些烹調、生成、加染的褐色,當臭屁股的褐色——我一直在拍馬屁——擺在阿姆塞爾的面前。
——《芻狗歲月》第二部《情書》

因此,我丟了,划回去,還船,付錢,想再借一次,搭電車,如別人說的,回家。
——《貓與老鼠》


6. 葛拉軾詩
「葛拉軾的詩接續了超現實主義的本質,對現實多所懷疑,對世界事務觀察所得的印象,他當做積木玩具可以隨意加以拼湊組合。因此,在他的想像裡,有許多任性的成分存在。而從任性的推砌中,可以看出他對現實的嘲弄,所以他的嘲弄不是隨機的,而是相當有機的。」參見李魁賢〈關於葛拉軾的詩〉。

葛拉軾詩特質的幾個面向:

超現實性:現實與非現實的糾結,展示絕對現實的社會批判,例如:

                                 先知的生計

                      當蝗蟲佔領了我們的城市,
                      家中的牛奶沒有來路,報紙窒息,
                      人們打開了牢獄,釋放了先知。
                      如今他們牽手過街,共有3800位先知。
                      他們可以不受譴責交談,充裕地靠
                      活磞亂跳灰濛濛的氣霧維生,
                      那些我們稱為災害的東西。

                      誰能期望他途。——
                      不久牛奶又來了,報紙復甦,
                      先知擠滿牢獄。


怪誕性:反戰的態度,對戰爭的荒謬加以嘲諷,例如:

                              諾曼地

                      海濱的碉堡
                      擺脫不了混凝土。
                      偶爾來了一位垂死的將軍
                      摩挲著砲口。

                      或者一些觀光客
                      要忍受五分鐘的折磨——
                      風、沙、紙、尿;
                      時時在攻擊。


夢幻性:基於非理性的想像,看似匪夷所思,卻具有強烈理性的隱喻,例如:

                              在蛋裡

                      我們活在蛋裡。
                      在蛋殼內壁
                      我們亂塗著猥褻的圖畫
                      和我們敵人的名字。
                      我們被孵育著。

                      孵育我們的人,
                      同時也在孵育我們的筆。
                      有一天破殼而出,
                      我們立即為孵育者
                      繪一幅畫像。

                      我們設想,我們被孵育著。
                      我們自己推舉親切的家禽
                      而且寫學校作文
                      論孵育我們的母雞
                      其顏色和品種。

                      什麼時候我們會破殼而出?
                      我們在蛋裡的先知們
                      為了微薄的薪水
                      在爭論孵育期的長短。
                      他們假定在X日。

                      為了嫌煩而且確有需要
                      他們發明了孵蛋器。
                      我們極為關心在蛋裡的新秀。
                      我們樂予提供我們的專利
                      給那位照顧我們的人。

                      可是我們頭上有蓋。
                      老弱的小雞,
                      通曉多種語言的胚胎
                      整天說個不停
                      還討論他們的夢。

                      而如果我們現在不被孵育呢?
                      如果這蛋殼永遠不破呢?
                      如果我們的視野只到
                      我們亂塗的極限而且到此為止呢?
                      我們但願,我們被孵育著。

                      即使僅僅談論著孵育,
                      還是會害怕,有人
                      在我們蛋殼外,覺得餓了,
                      把我們打進鍋裡且撒上鹽巴。——
                      蛋裡的同胞們,那時我們怎麼辦?


批判性:用簡潔明朗的意象,發揮強烈的社會批判,例如:

                              瓦斯公司

                      在我們郊區
                      一隻蟾蜍坐在瓦斯表上。
                      牠在呼吸
                      我們就可以靠此煮菜。


古典性:對政治和社會制度的批評,採取古詩形式,象徵對體制的堅持,例如:

                              十一月國土

                      那是我的來源 年年慶祝九號
                      我想從此越過虛擬的籬笆遠逃
                      可是穿錯鞋跑向我呼應的地方
                      卻因為遺留的大便而臭名遠揚
           
                      在變化無常中繼續保持同樣
                      忽而牛仔褲 忽而駱駝絨布
                      在流行風尙的垃圾下方有如
                      從第三帝國留下的殘舊照相

                      十一月之死 就讓它安息吧
                      我們生存者有夠多事可做啊
                      然而此非彼 彼應然已覺醒

                      成為行動者確有同樣的精明
                      既非銷賬亦非免稅所得盈利
                      是來自負債 必須償還清理

                                 希特勒暴動(1923年)、搶劫猶太人之夜(1938年),
                                 以及柏林圍牆漰塌(1989年),都發生在11月9日。


7. 葛拉軾事件
葛拉軾是一位爭議性的文學家,曾經熱中政治活動,支持社會民主黨,常對公共議題口殊筆伐,放言高論,捍衛人權,不假辭色,也一再表達反戰的立場。

葛拉軾2006年出版《剝洋葱》回憶錄時,揭露自己在1944年參加納粹黨衛軍,與平常的言行予人印象扞格,引起掀然大波,使他無以自辯。2012年又惹起一場風波,緣於4月4日在《南徳新聞報》(Süddeutschen Zeitung)發表一首政治詩〈該說的話〉(Was gesagt werden muss),詩中批評以色列發展核子潛艇,威脅到伊朗潛在性的毀滅,並對世界和平造成危機,被以色列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物」。到9月29日又出版詩集《一日飛行》,稱讃在1986年把以色列發展核能武器計畫的資訊提供給英國週日時報而被判刑18年的間諜瓦努努(Mordechai Vanun)是英雄,引起更大風波,到葛拉軾85歲生日前後,世界新聞界依然沸沸揚揚。


葛拉軾朗誦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w1d-DlWf7E


                              Was gesagt werden muss

                      Warum schweige ich, verschweige zu lange,

                      was offensichtlich ist und in Planspielen

                      geübt wurde, an deren Ende als Überlebende

                      wir allenfalls Fußnoten sind.

                      Es ist das behauptete Recht auf den Erstschlag,

                      der das von einem Maulhelden unterjochte

                      und zum organisierten Jubel gelenkte

                      iranische Volk auslöschen könnte,

                      weil in dessen Machtbereich der Bau

                      einer Atombombe vermutet wird.

                      Doch warum untersage ich mir,

                      jenes andere Land beim Namen zu nennen,

                      in dem seit Jahren - wenn auch geheimgehalten -

                      ein wachsend nukleares Potential verfügbar

                      aber außer Kontrolle, weil keiner Prüfung

                      zugänglich ist?

                      Das allgemeine Verschweigen dieses Tatbestandes,

                      dem sich mein Schweigen untergeordnet hat,

                      empfinde ich als belastende Lüge

                      und Zwang, der Strafe in Aussicht stellt,

                      sobald er mißachtet wird;

                      das Verdikt "Antisemitismus" ist geläufig.

                      Jetzt aber, weil aus meinem Land,

                      das von ureigenen Verbrechen,

                      die ohne Vergleich sind,

                      Mal um Mal eingeholt und zur Rede gestellt wird,

                      wiederum und rein geschäftsmäßig, wenn auch

                      mit flinker Lippe als Wiedergutmachung deklariert,

                      ein weiteres U-Boot nach Israel

                      geliefert werden soll, dessen Spezialität

                      darin besteht, allesvernichtende Sprengköpfe

                      dorthin lenken zu können, wo die Existenz

                      einer einzigen Atombombe unbewiesen ist,

                      doch als Befürchtung von Beweiskraft sein will,

                      sage ich, was gesagt werden muß.

                      Warum aber schwieg ich bislang?

                      Weil ich meinte, meine Herkunft,

                      die von nie zu tilgendem Makel behaftet ist,

                      verbiete, diese Tatsache als ausgesprochene Wahrheit

                      dem Land Israel, dem ich verbunden bin

                      und bleiben will, zuzumuten.

                      Warum sage ich jetzt erst,

                      gealtert und mit letzter Tinte:

                      Die Atommacht Israel gefährdet

                      den ohnehin brüchigen Weltfrieden?

                      Weil gesagt werden muß,

                      was schon morgen zu spät sein könnte;

                      auch weil wir - als Deutsche belastet genug -

                      Zulieferer eines Verbrechens werden könnten,

                      das voraussehbar ist, weshalb unsere Mitschuld

                      durch keine der üblichen Ausreden

                      zu tilgen wäre.

                      Und zugegeben: ich schweige nicht mehr,

                      weil ich der Heuchelei des Westens

                      überdrüssig bin; zudem ist zu hoffen,

                      es mögen sich viele vom Schweigen befreien,

                      den Verursacher der erkennbaren Gefahr

                      zum Verzicht auf Gewalt auffordern und

                      gleichfalls darauf bestehen,

                      daß eine unbehinderte und permanente Kontrolle

                      des israelischen atomaren Potentials

                      und der iranischen Atomanlagen

                      durch eine internationale Instanz

                      von den Regierungen beider Länder zugelassen wird.

                      Nur so ist allen, den Israelis und Palästinensern,

                      mehr noch, allen Menschen, die in dieser

                      vom Wahn okkupierten Region

                      dicht bei dicht verfeindet leben

                      und letztlich auch uns zu helfen.


                                 該說的話                       李魁賢 譯

                      我為何沉默,諱言這麼久,
                      顯然是在實施沙盤演習
                      結束時,身為倖存者
                      我們不過是註腳。

                      說是保持發動攻擊的權利,
                      那是被吹噓者宰制了
                      且為導向組織發動的歡呼
                      會滅絕伊朗人民,
                      因為在其勢力範圍內
                      推測建造了一顆原子彈。

                      那麼我為什麼禁止自己
                      提到那另一個國家的名字,
                      因為多年來即使保密中
                      一直提高可動用核能潛力,
                      毫無管制,因為任何檢查
                      都無法實施?

                      普遍對這現實狀況諱言,
                      我的沉默也只有臣服,
                      我感到像是沉重的謊言
                      預料會有懲罰的壓力
                      一開始就被忽視;
                      「反猶太」的指控是常事。

                      如今、由於我的國家
                      時時被無與倫比的
                      固有罪行所牽制,
                      不得不有所辯解,
                      重復強調純粹做生意,
                      即使伶牙俐嘴說是賠償,
                      應把另一艘潛艇交貨給
                      以色列,包括特製品
                      全部報廢的彈頭
                      到那邊可操作,據說
                      有一顆原子彈存在的地方,
                      卻擔心真有證據力,
                      我說的是,該說的話。

                      我為什麼沉默到現在?
                      因為想到我的國籍
                      受到未消除污點的牽累,
                      必須避嫌等到這項事實正如
                      以色列國家宣布的真相,
                      我就能連接上,期望保持不變。

                      我為什麼到現在才說,
                      年紀老了且用盡最後墨水:
                      以色列核能軍力威脅到
                      歷來脆弱的世界和平?
                      因為非說不可
                      等到明天會太遲;
                      又因為我們徳國人受罪夠啦
                      竟成為輸出預見得到的
                      罪愆,所以我們共犯之名
                      勢必無法以通常的藉口
                      就可以塗消。

                      茲宣布:我不再沉默
                      因為西方的虛偽
                      我討厭;因此希望
                      有很多人會打破沉默,
                      敦促當權者放棄
                      明顯危機的肇因
                      並且對此堅持
                      不受阻礙地永遠管制
                      以色列原子潛力
                      和伊朗核能基地
                      在國際監督下
                      由雙方政府好自為之。

                      只有這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還有,在被瘋狂主宰的
                      這一區域,緊張敵對
                      生活中的所有人民
                      以及我們才有救。

                                                                  2012年11 月 02日
                                                                  在國立台灣文學館講